限制未成年人玩游戏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凭什么限制青少年不能玩游戏1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教育和帮助未成年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未成年人沉迷游戏怎么办
成年人沉迷游戏作为家长最应该做的应该是积极引导,而不是说暴力的阻止孩子做这件事情,另外也可以给孩子报一个兴趣班,转移一下孩子的注意力。根据《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规定,针对未成年人过度使用甚至沉迷网络游戏问题,进一步严格管理措施,坚决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切实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通知要求,严格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时间,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其他时间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严格落实网络游戏用户账号实名注册和登录要求,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实名注册和登录的用户提供游戏服务;
各级出版管理部门要加强对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有关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对未严格落实的网络游戏企业,依法依规严肃处理;要积极引导家庭、学校等社会各方面共管共治,依法履行未成年人监护责任,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条 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二)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三)教育与保护相结合。
法律分析:
不少家长反映,一些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甚至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使许多家长苦不堪言,成了民心之痛,希望采取切实可行措施,严格落实实名验证,进一步限制、压缩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时段时长。
国家新闻出版署在新学期开学之际印发了通知,对网络游戏防沉迷工作提出具体明确要求,着力推动防沉迷工作取得更好社会效果,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五十五条 生产、销售用于未成年人的食品、药品、玩具、用具和游戏游艺设备、游乐设施等,应当符合国家或者行业标准,不得危害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上述产品的生产者应当在显著位置标明注意事项,未标明注意事项的不得销售。
一、史上最严防沉迷效果显著,未成年人沉迷游戏基本解决
830新规要求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出台至今快两年之久,未成年人游戏总时长、月活跃用户数、消费流水等数据,同比大幅减少,效果显著。
年底,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与伽马数据联合发布的《中国游戏产业未成年保护进展报告》称“未成年人沉迷游戏问题基本解决”,新规作用下,每周游戏时间在3小时以内的未成年人(包含已不玩游戏的未成年人)占比增长至75%以上。
以腾讯游戏为例,其最新财报显示,公司本土游戏业务2023年Q1,未成年人在游戏时长、流水的占比为0.4%、0.7%,较2020年同期大幅下降96%、90%,均为腾讯公布该项数据以来的新低。
盛趣游戏、中手游等游戏厂商也都曾在财报中披露过相关数据。截至年上半年,盛趣游戏自营平台未成年注册用户占比从2021年的0.9%下降到0.05%,未成年玩家充值金额占总流水的比例不到十万分之一;同样是年上半年,中手游未成年用户消费占比降至0.0029%,相较去年同期的0.026%,降幅接近90%。
二、20款手游防沉迷测评,王者和平排名第一第二
南财合规科技研究院在前不久发布的《20款手游未成年人保护机制测评(2023)》从事前同意、防沉迷系统应用、游戏充值退款、事后补救等方面对市面上未成年人高频使用的手游APP进行测试和打分。
《测评》显示,20 款手游App的测分结果平均值达到75.6分,总体已经达到中高等级的未成年人保护程度。不仅如此,这一分数正在逐年提高,2021年的平均分为62.65分,年各家平均得分71.33分。
值得一提的是,在未成年人保护问题上经常被拿出来当反面案例的王者荣耀与和平精英,在这次的测评中均拿下高分,分别位列第一名和第二名。尤其是王者,拿到了95分的最高分。
三、管得住更要管得好,防沉迷问题需多方共同努力
管得住的同时,更要管得好。游戏厂商们就自发通过“青少年保护模式/防沉迷模式”等技术手段对未成年人进行网络保护,并着力探索“疏堵结合”的多元解决方案,持续完善未成年人保护体系。
针对全国各省300多万网民的调查报告《年网民网络安全感满意度调查》显示,在未成年人保护软件的使用体验上,公众的满意度均分达3.36分,相比去年(2.88分)有较大提升,分别有62.01%的未成年人和46.98%的成年人对“青少年保护模式/防沉迷模式”的作用表示认可。
然而,未成年人超时游戏的现象依然存在,尤其是家长让孩子用自己的身份信息玩游戏,更是助长了这种现象。海外调研机构Niko Partners去年发布的《中国年轻玩家》报告显示,新规出台后中国未成年人玩家减少了3900万。但有29%未成年玩家游戏时长超过规定的3小时,原因是有82%的家长允许孩子冒用自己的身份信息玩游戏。
若家长有意纵容,防沉迷系统又该如何保护未成年人呢?暑期将至,在各种防沉迷手段愈发严格的当下,也请各位家长打起精神,履行监管、教育职责,引导自己的孩子适度游戏,度过一个多姿多彩的暑假。
凭什么限制青少年不能玩游戏2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游戏对未成年人的潜在利益。游戏不仅是一种娱乐方式,还能培养青少年的协调能力、反应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些研究表明,玩某些类型的游戏可以提高学习能力和创造力。此外,多人在线游戏还可以促进社交互动,帮助孤独或社交能力较差的青少年建立社交网络。
然而,游戏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一些研究指出,长时间的游戏玩耍可能导致青少年沉迷于游戏,影响他们的学业和社交生活。此外,暴力和成瘾性游戏可能会引发青少年的攻击和不健康的心理状态。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对待,但是是否禁止未成年人玩游戏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呢?
禁止与启发的平衡
禁止未成年人玩游戏可能看起来是一个简单的解决方案,但我们必须认识到这种方法可能会带来其他问题。首先,禁止未成年人玩游戏可能剥夺他们获得娱乐的权利,并限制了他们的个人选择。我们应该尊重未成年人的权利和个人自由,同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监督。
其次,禁止未成年人玩游戏可能会产生逆效果。禁令常常引起人们的好奇心,可能导致更多的违规行为。此外,青少年的游戏需求不可避免,即使禁止未成年人玩游戏,他们可能会找到其他的方式来满足他们的游戏需求,这可能会导致更加危险和不受监管的环境。
因此,我们需要寻求禁止与启发之间的平衡。政府、家长、学校和游戏产业都有责任来确保未成年人能够在适当的环境下玩游戏。
政府可以制定相关的监管政策,限制未成年人对特定类型的游戏的访问,并要求游戏公司对其内容进行审查。家长应该积极参与子女的游戏活动,给予适当的指导和监督。学校可以开展游戏教育课程,教授学生如何正确地利用游戏。游戏产业应该加强自律,创造更多适合未成年人的游戏,并提供合适的年龄评级和家长控制功能。
结论
禁止未成年人玩游戏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游戏的利与弊以及禁止与启发之间的平衡。单纯地禁止未成年人玩游戏可能无法解决问题,甚至会引发更多的挑战和问题。
相反,我们应该通过政府、家长、学校和游戏产业的共同努力来确保未成年人能够在安全和健康的环境中玩游戏,并充分发挥游戏在他们成长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找到一个更加全面和有效的解决方案,保护青少年的权益并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